当前位置

: 巨洲美文网故事童话故事故事内容详情

有关民间传说的故事有哪些

匿名 2023-04-26 06:34:03 384 下载本文

有关民间传说的故事有哪些

民间传说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。下面巨洲美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民间传说的故事,欢迎大家阅读。

民间传说的故事一:端午节的来历

农历五月初五,俗称端午节,是华人夏季最盛大的传统节日, 和春节、中秋并列为华人传统三大节日。“端,初也”,也就是“开始”的意思。 按地支顺序推算,五月为“午”,而“午”与“五”又同音, 所以,“端午”又称“端五”。五月五日,月与日同为五,故古也称为重五,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。 古人也把“午时”当作“阳辰”,所以端午也有“端阳”之称。明清时代,北京一带也把端午节称作“女儿节”或“五月节”。

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好几种, 其中以纪念两千多年前,愤投汨罗江的中国大诗人屈原说最广为流传。

有关民间传说的故事有哪些

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,备受楚怀王重用。 此举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,诽谤屈原,离间楚王和屈原之间的关系。 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,甚至将屈原放逐。

眼见楚国濒临绝境,因谗臣误国,将为秦国所灭,屈原满怀悲愤,在写下了绝笔作《怀沙》后,怀石投汨罗江自尽。

屈原死后,楚国的百姓哀痛非常,涌至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 而渔夫们也撑起了船只,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。 他们还把粽子、鸡蛋等食物,往江里面丢,希望喂饱鱼虾,不让它们夺食屈原的尸体。

还有人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希望药晕江里的蛟龙。 据说,当时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,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。 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,抽了筋,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和脖子上,又用雄黄酒抹七窍,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。

因为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初五,从此以后,每年的这一天, 人们便要划龙舟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, 甚至还在这天到来时,特地把菖蒲或艾草插在门上。

民间传说的故事二:响铃公主

据老辈人说,公主岭这地方原先不叫“公主岭”,叫“公主陵”,一来二去叫白了,就叫成“公主岭”了。

传说,早先年这地方住着一个蒙古王爷。这个王爷势派涎大,在这儿修了一座城尹养着很多兵叮一眼望不到边的上地都是他的,就连山林、河流也全归他营。他的财势虽然这么大,可是五十多岁了,还没有儿子,只有一个姑娘。这姑娘长得挺俊俏的,武艺高超,不论是马上还是步下,样样都很精通。她最拿手的是百步穿杨箭,在百步以内射飞禽走兽,那是百发百中。她的裙子上经常挂着一串小铃挡,走起路来叮零叮零地响,人们管她叫“响铃公主”。响铃公主长大了,托媒求婚的人很多。公主一个也没看在眼里,她说:“这些公子哥儿,手无缚鸡之力。谁要想娶我,得比我武艺高。”王爷对公主是娇生惯养,从小嗜事都由着她,对她的婚姻一时也没法做主。

响铃公主常领着几个丫环到北山去打猎。那时候的北山,山连岭,岭连山,树木遮夭盖日的,骑着马一天都跑不到头儿。响铃公主每次出围打猎回来,马上都挂满丁瘴泡野鹿。

有一年,从东山里跑来两只猛虎,常在北山上拦路伤人,人们都不敢上山砍柴打猎。响铃公主听说了,就要为民除害,对那些提媒的人说:“谁能打死猛虎,我就嫁准。”

这一天,天晴得连一点儿云彩都没有。响铃公主领着两个丫环,佩好弓箭,牵出大马,要去北山打猎。王爷知道了,出来拦挡。他是怕猛虎伤着女儿。公主挺任性的,说:“我就是专门去打虎的。”说着,骑上大马。.r儿就不见了。公主领着’r环,跑了几个山头,眼看太阳落山了,别说老虎,就连个山猫也没碰着。她只好牵着马走下山}U这时,忽然一只大雁从空中飞过,公主一见,来了精神,左手拿弓,右手从箭J龙里油出一支衡来,cc”地一声向大雁射去。说来也奇怪,就在这时,突然一从东山头上,也飞-)k一支箭。两只箭不偏不倚,都射在了大雁的脖子上,大雁扑啦收地掉在山坡上了。

公主被这情景惊呆了。正在这时,只。见从东山走出一个青年,跑下山坡提越大雁就走。丫环上前拦挡。两人正争着这只大雁,公主走来了。经过一番询问,才知道这个青年的来历。原来他也是蒙古族人,是王爷的奴隶,就住在西山坡下。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,毋子二人依靠打柴,打猎度洲。

公主问这个青年:“你不怕老虎吗2”青年人举起弓箭说:“有我没它l那只公虎已经叫我给射死了。”公主心想,如果嫁给这样一个英勇漂亮的青年该有多好啊l想到这儿·心不由得咚咚跳起来,脸也红了。丫环一见这光景一舍都明自了,就约会这青年一同到这山头来打借。青年人高i兴地答应了。

从这以后,响铃公主和这青年人常在山头会面。青年人爱上了公主,可是因为家里穷,他怕高攀不上。有一天,两人说出了各自的心意。公主说,只要两人情投意合,婚事就一定能成。青年人听了,心里挺乐呵的。

这事情传到王爷的耳朵里,王爷很生气,认为公主下嫁给奴隶有辱门风,就把公主喊来了。平时他对公主很疼爱,从小到现在连个手指头也没碰过,这次可火了,“叭叭”抽了她两马鞭。可是公主一口咬定作这青年人不嫁。这一闹,王爷也没了主意。

王府里有个大管家,是王爷的心腹,他给王爷管理府里的一切事务,自个儿家中也有很多钱财土地。他早就恳求王爷把公土许配给他儿子。公主知道了这件事,还当面骂过他。大管家惹不起公主,这个气只好往肚子里咽。这回听说公主和一个奴隶好上了,他就附着王爷的耳朵献了一条毒计。

第二天,王爷杀牛宰羊,大摆酒宴。大管家请来了很多客人,又亲自去西山坡下那个青年人的家里,对青年人说王爷请他到王府成亲。这青年一听可乐放,就随着大管家来了。

青年人是个直性子的人,酒席宴前,一高兴就喝过了量。王爷在酒席上满口答应招这青年做女婿,但有一件,这青年须得把那只母虎打死。青年人在席上满口应允了,要当天上山打虎。大管家一看他入了圈套,就左一杯右一杯地灌酒。在青年人转身的工夫,大管家拿起烧化了的白铅水灌到池的箭壶。x随手又敬了青年人三大杯酒,说是为他壮壮胆。

青年人借着酒劲儿,就上了山岗。这时太阳已经要落山了。他找到虎洞,用石块儿把母虎惊动起来。母虎一见这青年人,就一纵身扑过来。他一闪身,就伸手举弓拔箭。他哪里知道箭壶里的箭已被沿水焊住了,他演尽了平生的力气也没拔出来。他知道中了奸计了。这时母虎红了眼,扑上他的肩头。青年人拔不出箭,就跟母虎摔起咬来,一面翻滚,一面拳打脚踢。青年人把母虎打死了,他自己也受伤死了。

青年人死了,公主听5了,心里可难受了。大管家这个损招儿,也很快就传到了公主的耳朵里。公主又气又恨,就跑到北山去找青年人的尸骨,那尸骨早被人给埋起来了。

她就像着了魔似的成夭在山里跑。跑呀跑呀,衣服被树枝挂破了,手脚被石块儿扎坏了,她还是满山寻找。

她母亲打发人把她抬回府来,这时公主快要断气了。在临死前,她求母亲,死后把她埋在北山上。母亲照着她的话,把公主埋在北山的南坡下。

如今,在从公主岭去怀德的路上,还会看到一座高高的坟,这座坟里埋的就是响铃公主。如果你到西山头儿上,还会看见那个蒙古青年的坟呢。

共2页,当前第1页12

有关民间传说的故事有哪些

民间传说的故事三:李世民三请张古老

大唐初年,边关告急的战报一夜五次飞到长安。这可把唐王李世民急坏了,决定御驾亲征,他和元帅尉迟恭带了二十万大军直奔东北边境。人人都知道日抢三关,夜夺八寨的黑脸大帅尉迟恭,打仗时确实有万夫不当之勇,可就是脾气很急。本来这行军就紧得风吹一溜烟,可他还下令急行,恨不得日夜连轴转。

这会儿正是夏初的时节,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。眼看离北边的燕山还有百八十里了,忽然天上乌云密布,跟黑锅底似的。“咔嚓——”一声雷响,下起瓢泼大雨来,大道上拖泥带水,队伍人困马乏,走不了啦,只好就地扎营,盼那日头早点出来好行军。谁知这雨没完没了,一下就是十来天,可把唐军窝住啦。李世民、尉迟恭愁得不得了。

军营里的粮草眼看要光啦,后边的粮草车还没影。这二十万人出征,扯地连天,人吃马喂的,可不是闹着玩呀。尉迟恭一连下了十道令箭去催粮草,可回来人报告说,半路河里都涨满了水,粮车被阻,难以通过。你说要命不要命。远水解不了近渴啦。大雨刚一停,尉迟恭就派人到附近征调,谁知老百姓受够了兵抢马夺,见当兵的就躲。尉迟恭没办法,只好到李世民那儿去请旨。

李世民也折腾得几宿没合眼,听了尉迟恭的禀报,他沉思了一下说:“不要派人了,咱们一起去。”

李世民、尉迟恭和几个谋士便走出了军营,转过了几个土岗子来到一个村里。老百姓都以为他们是做买卖的,没人再躲。他们刚要找人询问,忽然土岗子前边传来一片孩子的喧闹声:

唐王,唐王,

打仗缺粮。

计算不周,

愁坏心肠。

尉迟恭听见这儿歌就火了:“这都是村里的刁民成心跟万岁作对,等我拿他几个来。”他这一喊,像半空打了个响雷,把孩子们全吓跑了。“慢着。”李世民一把拉住了尉迟恭,“儿歌不会轻易出,村里说不定会有高贤,咱们不妨登门去请教。”

“这?”

他们正说着,过来几个扛犁的庄稼人,上前一问,几个人都乐了:“这儿哪有什么高贤哪。”他们上下打量了唐王等人说道:“看你们几位老客像是远道而来吧?还不知道我们这里的事情。在这方圆左右,谁有难事都问张古老。张古老脾气古怪心眼好,你们有什么难事去问他吧。”

“他住哪里?”

“北边的后骆驼港。”

唐王大喜,要尉迟恭赶回军营,备厚礼去请张古老。尉迟恭嘴上领旨,心里满肚子不高兴:“一个乡巴佬,也至于这么大举动。”他回到军营,派士兵拿大令去传。谁知去了一个时辰,士兵独自回来了,说张古老不肯来。尉迟恭火冒三丈:“我去把他绑来。”说着,骑上马就奔后骆驼港去了。

李世民听说尉迟恭去拿张古老,知道糟了,急忙赶到大帐,见尉迟恭垂头丧气地回来了,就问:“你请的人哪?”“早没影了,要是找到他,非把他……”

“住口。十万军马困在此地,你却任意胡来。叫士兵备马,你随我去赔礼。”

唐王一行人直奔骆驼港而来,可到了张古老的住处,还是不见人影,问遍了村里人都摇头说不知道。尉迟恭说:“你看,万岁来了他也走,我看还是另想办法吧。”“不,请人要有诚心,刘玄德能三顾,咱们不能三请吗?只要能找条生路,来十趟八趟也值得。”尉迟恭笑着说:“刘玄德请的是能人诸葛亮,而主公请的是乡下老头,值得吗?”

“休再多言,明日再来。我就不信诚心打不动张古老。”

谁知又往来了两天,张古老的门上还是挂锁无人。尉迟恭埋怨道:“我看这张古老根本就没什么能耐,成心躲我们呢。”

李世民长叹一声:“看来天不助我这无道之人,难道只有退兵不成。”晚上,李世民闷闷不乐地在帐内召集各营将官商议计策。众将领互相看看,都摇了摇头,帐子里沉闷无声。正在这时,忽然军士进来禀报:“启禀万岁,帐外来了一个老汉,自称是张古老,要见万岁和元帅。”“哎呀,来得好哇。”李世民惊喜万分,“众位爱卿,快快出迎。”

帐外,月光下站着一位白发长须的老头。他见了李世民,慌忙参拜:“老汉我是个乡下老朽,却蒙万岁几次到寒舍,心里实在不忍呀。”

尉迟恭心里好恼:“这个乡巴佬,果真古怪透了。三次请你你不来,今天又自己找上门来,实在是不可思议呀。”

李世民连忙给老人让了座,把北征遇雨缺粮的事说了一遍,求父老们想想办法。

张古老说道:“万岁为国为民的一片心意,百姓已经知晓了。只是眼下麦子未熟,乡亲们家中存粮又不多,即使全部征来,也不够用呀。”

“唔,原来这样,那就只有退兵了吗?”“不。”张古老站了起来,“老汉今天就是为此事来的。要解决这二十万军马的粮草,只有前面河套中那千顷沙滩。”“沙滩?”众人迷惑地望着张古老,“这沙滩寸草不生呀。”“不,有一种鸡鸣谷,只要水分适量,专能在这沙滩中生长。这谷子据说还是神农氏见这一带多沙地而留下的。这谷子,晚上播下,明日鸡鸣天亮就能发芽,正午就可结穗,所以叫鸡鸣谷。因秧苗矮小,收成少,种的人就不多了。万岁如果将千顷沙滩播下,三两日之内就可解这危难。”“噢,有这样的神谷?只是谷种从何而来呢?”

“老汉我均已备齐,万岁不必担心。”

“好哇。还有这耧耠之物一夜能备齐吗?”“万岁,你来看。”张古老说着,领着李世民和众将出了军营。走出不远,就听前面一片喧闹声。月光下,一片黑压压的人群,扛着耧耠、曲辕犁,牵着牲畜的人还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。张古老指指人群道:“老汉得知万岁亲征抗敌,三日来走遍了四乡,邀集众乡亲今晚在此相聚。只要军令一下,立刻就可下种。”

众人听了张古老的话,又惊又喜,李世民更是激动万分:“父老乡亲之情,理当重谢,老丈更应加封呀。”“不,不。”张古老摆摆手,“百姓只盼有个圣明之主,能使我们安居乐业,别无他求呀。”

尉迟恭不解地问道:“老丈既然有此鸡鸣谷,为何让它拖到今日呢?”张古老摸摸胡须笑了:“将军还不知道这鸡鸣谷,地干不生,水旺不长,必须在雨后三日方可下种。我如果在三日前拿来给将军,将军心急如火,必定立即下种,那岂不误了大事吗?万岁、元帅,快快传令吧,不可再耽误了。老汉我告辞了。”说完,转身走去。

望着老汉的背影,尉迟恭想起了当初的莽撞,心中十分懊悔。他急忙传令各营将士前去帮助百姓们播撒鸡鸣谷。将士和百姓一齐动手,一夜之间全部播种完毕。到了鸡鸣天亮,沙滩上果然一片葱绿。时间到了正午,千顷谷地,一片金黄。众人高兴地说:“真是神谷啊。”

谷子收割了,士气大振,李世民和尉迟恭下令一鼓作气,继续进兵,不久把敌兵打败了。边境上从此太平安稳,唐代官兵和百姓都很感谢鸡鸣谷,更感谢张古老老汉。

共2页,当前第2页12

猜你喜欢

精选图文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