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
: 巨洲美文网故事童话故事故事内容详情

百家姓杨的传说故事

匿名 2023-04-26 09:06:54 373 下载本文

百家姓杨的传说故事

你们知道自己的姓氏来源吗?下面小编要介绍的是杨姓,欢迎大家阅读。

百家姓之“杨”

杨姓,隋朝国姓,在“百家姓”中排第16位。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。

百家姓杨的传说故事

起源

源流一

出自姬姓。杨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。据唐代林宝的《元和姓纂》和宋代郑樵的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,杨姓出于姬姓,源于晋地之杨国(今山西洪洞县东南)。西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领地于今山西西南一带,建都于唐(今山西翼城县西),为唐侯。因唐地临晋水,由此为晋(诸侯)国,叔虞即为晋开国之君。至春秋时,晋国内乱,晋武公(叔虞后裔西周第九代君夷王姬燮之十世孙)灭瑉侯统一晋国。武公死后,其长子诡诸继位,为晋献公。献公相继灭周围诸小国,包括杨国。献公封其二弟伯侨领地于杨,以地取姓即为杨姓。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始祖,距今约2600多年。另一说:“周宣王(姬静,也作靖)儿子尚父,幽王时封为扬侯,为晋所灭,其后为氏焉(古代“扬”通“杨”)。”意即宣王小儿子尚父,其兄幽王封其地于扬,建扬(诸侯)国。春秋时扬为晋所灭,其后裔以杨为姓。此说之杨姓起源矩今也约2600多年。另据《史记·晋世家》和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等记载,晋灭杨后,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(字叔向)的食邑。羊舌氏出于姬姓,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,故以羊舌为姓。至晋顷公十二年(前520xx年),顷公灭了势力日益强盛的羊舌氏等氏族(肸为突之孙,肸之子名伯石),伯石之子遇其时逃难于原毕国所在地(今陕西西安、咸阳以北,原是周文王姬昌子孙的封地),复以祖宗封地杨为姓。史载此杨姓为杨氏正宗源头,距今约有2520xx年左右。其后裔定居于弘农、华阴一带(河南西北、陕西东部渭河下游一带)繁衍生息,故华阴成为杨姓郡望。秦汉以后播迁全国各地的杨氏宗支,许多均源自关西(潼关以西)弘农、华阴。杨姓始出于晋国,春秋末期晋国六卿逐渐强盛,公元前4世纪中叶(前368年)晋国被韩、赵、魏三卿(诸侯)瓜分成韩、赵、魏三国地盘,史称“三晋”。故有杨姓“源于三晋,望出弘农”之说。但几说均可证杨姓出自姬姓。

源于西周宣王子尚父说

西周的王位由武王数传至宣王时,已是西周末年,国力已经大不如前。宣王有位小儿子,名尚父,因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,直到周幽王时才被封于杨,为侯爵,所以史书也称他为杨侯,建立杨国,后为晋国兼并,原杨国侯族子孙从封邑命姓为杨氏。陕西杨家村出土27件青铜器中,有一件后来被称作“四十二年逑鼎”和杨国建国有关。该鼎有一篇280多字的铭文,记的是周宣王四十二年,“逑”(qiú)这个大臣征伐犬戎的一支“猃狁”有功,而得到周王赏赐土地的事情。其中的75个字很关键:“余肇建长父侯于杨,余令汝奠长父,休。汝克奠于厥师。汝唯克型乃先祖考,□猃狁出捷于井阿、于历岩,汝不艮戎,汝□长父,以追搏戎,乃即宕伐于弓谷,汝执讯获聝,俘器、车马。汝敏于戎工,弗逆”。翻译成白话,大意是:周宣王我把我儿子长父封到杨地为侯,下命令给逑你予以辅佐,让长父在杨这个地方安定下来,你发扬了你的老祖先与猃狁一贯的战斗的精神,与他们交战,追击他们于井阿、历岩、弓谷等地,斩获颇多,你对军事很有的一套啊。“四十二年逑鼎”的铭文相当于确定了一个史实,周宣王确实封了他的儿子在杨国立国,不过这个开国之君名字是长父,后人演绎成尚父。

源于晋武公子伯侨说

周灭唐(其地约在今山西翼城西)后,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他的弟弟唐叔 (唐叔,姬姓,名虞,字子平),并赏给他怀姓九宗。唐叔的儿子燮继位后,改唐国为晋国,这样唐叔就成周代晋国的始祖。晋武公(唐叔虞十一世孙)时封次子伯侨于杨,称杨侯,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。

源于晋国太傅杨(月八十)说

伯侨生文,文生突,食邑于羊舌,为羊舌大夫,这就成为后世的羊舌氏。羊舌辖有铜(革是)、杨氏、平阳三邑。突生职,职生赤,(月八十)、鲋、虎、季夙。其中第二子(月八十),字叔向,又称叔(月八十),是晋平公时的著名政治家,官居太傅之职,因戴晋有功,被分封于杨氏邑(今山西洪洞东南),其子伯石,字食我,以邑为氏,称杨氏。公元前520xx年,晋灭强宗祁氏,羊舌氏,食我有子逃于华山仙谷,遂居华阴(今属陕西),称为杨氏。其后开基各地,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,史称杨氏正宗。是为山西杨氏。又据《广韵》、 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,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(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一带),号曰杨侯,后并于晋,因为氏。

源流二

出自姞姓。姞姓杨国位于今山西省洪桐县附近。周宣王灭狄,同时灭姞姓杨国尚父为杨侯。晋献公灭杨,后封晋悼公之弟于杨,号杨干。晋平公时,杨又成为叔向的采邑,叔向子羊舌石以邑为氏,改姓杨氏。

源流三

赐姓转姓。1.因功赐姓;2.普通赐姓;3.从其养主;4.改姓;5.回归旧姓。

源流四

少数民族杨姓,氐族杨氏,氐有杨氏,世居仇池。

白族杨氏,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,人口最多,唐代杨氏曾成为白族中的第一大姓。杨干贞,五代十国时大义宁国君主,白族,云南宾州人.先世为南诏权贵,大长和国时为剑川节度使,后为大天兴国权臣,920xx年灭大天兴国,自立为主,改国号为大义宁国.因为暴虐,被杀,在位8年。元代以后,杨氏仍为白族大姓。杨鼐,白族,云南大理太和县(今云南大理市)人。明弘治二年(土489年)举人,任黄州府(治在今湖北黄冈县)通判,退休后居家四十余年,闭门读书,乡人都称他为长者。今天的云南喜洲地区是杨氏的聚居地。

满族杨氏,满族杨氏的祖先多为汉人。居住在吉林市的杨氏,祖先就居住在云南贵州,后迁居山东登州。康熙年间迁居吉林,耕种官田,因为能提前交纳5年的额粮,被批准入汉军镶黄旗,成为满人。这支杨氏自始祖杨荣至今已传十四世。

纳西族杨氏,杨昌,清代纳西族散文家,云南丽江大研里人。喜庆十二年(1820xx年)举人,任湖北天门等县知县,疏导江流和修筑大堤很有政绩。他的散文非常出众,著有《四下可斋》集。他还写有许多游记、杂记等,内容包括政治、军事、经济等,深得士林叹服。他有大约三十篇文章被收入云南丛书《滇文丛录》《丽郡文征》等集中。杨元之,清代纳西族诗人,云南丽江大研里人。祖父杨本程,道光十四年(土834年)中顺天乡试举人,任刑部主事。杨元之以善写汉、纳两读的诗出名。

苗族杨氏,杨再成,元代苗族教育家,湖南城步人。大约于元皇庆元年 (1320xx年)在城步建立儒林书院,对传播汉族文化、教育苗民子弟起过重大作用。杨洪,苗族,六合人,明朝将领。父亲杨(王景),杨洪初从明成祖北征,机警敏捷,以勇著称。正统三年(1438年)任都指挥同知,正统九年,击败兀良哈部,升任左都督,宣府总兵官,景泰二年(1451年)任镇朔大将军。

回族杨氏,杨应奎,明代诗人、书法家,回族,山东益都人,正德年间进士。

此外在拉祜族、侗族、朝鲜族、蒙古族等等也有杨氏。

源流五

出自扬姓。古时杨扬不分,以邑为氏。古时有「扬氏邑」。

源流六

源于变姓,属于因故转姓为氏。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氏,本为倪氏所改,望出千乘郡,派接浦江倪氏盈公大宗。倪盈第八世孙倪炤,仕宋为龙图阁学士,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,遭流新州。当时,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,匿概浦外家。官府勾之,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,得以保全。

及倪顺长大,力学皆优,念外家杨氏之恩,即以母姓杨氏应试,登宋元祐三年戊辰科(公元1088年)进士,历官至礼部尚书,诏赠金紫光禄大夫,吏部尚书,右仆射,韶阳县开国公,谥文贞。其后裔子孙即为诸暨倪杨氏。

猜你喜欢

精选图文

推荐阅读